{{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地理标志·岔路黑猪
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总是能看到家养的黑猪,吃起来又香口感又好。可是慢慢地,黑猪似乎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都成为了粉粉的白猪。这是为何?
在上世纪末,西方白猪进入中国,很快凭借其生长快、饲养成本低的优势占据了主要市场。不过真正的中国老饕们不管有多热衷神户和牛、挪威三文鱼、俄罗斯雪蟹……在挑选猪肉时,大家还是会清一色认准国产黑猪肉
黑猪肌内脂肪含量高,肉不柴,口感入口即化,与此同时胆固醇含量却只有白猪一半,抵抗力好,更加健康
今天要介绍的是来自宁波宁海县的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岔路黑猪
浙江省宁海县,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东临东海,背依天台山,东北、东南分别有象山港、三门港深入境内,西北、西南又有四明山、天台山作为天然屏障。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均匀,光照、积温适中,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6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h,是典型的适宜于发展多种农作物种植的区域之一。岔路镇是一座现代化生态型中心镇,像一颗明珠点缀于宁海县中
据清代县志记载,岔路黑猪有30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为浙江省14个地方良种猪之一,也是宁波市唯一的地方种猪,是难得的国家种猪的一个基因库
岔路黑猪全身被毛为黑色,鬃毛粗而明显竖起,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骨骼粗细适中。耳大、下垂,呈八字形,耳轮挺括,耳根圆筒状,耳尖不超过嘴唇;嘴筒较短。母猪头颈清秀,公猪头短宽。背腰平直,多为单背,胸较深,腹稍下垂,臀部稍斜;乳房发育良好,乳头14~16个,多的达18个。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细嫩鲜美、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
品种保护
然而,随着岔路黑猪品种数量日趋减少、品质性能严重退化,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一地方良种猪面临灭绝境地。2009年,岔路黑猪被省农业厅确定为27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并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
“做好岔路黑猪的种质资源保存和保护、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提升岔路黑猪品质,已是迫在眉睫。”宁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岔路黑猪保种育种
为更好地保存和开发岔路黑猪地方品种资源,扩大岔路黑猪的品牌影响力,2019年10月,在龙华知识产权的代理下,岔路黑猪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之后,宁波瑞农牧业有限公司投资3900万元,启动岔路黑猪省级原种场建设
按照“布局合理、技术领先、设施先进、管理智能、美丽生态”的现代化种猪场标准建设,岔路黑猪省级原种场建成后可容纳存栏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猪万头以上。并严格采取科学选育方式,多留精选,增强选留强度,确保重要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状不降低,目标建立并保持纯种岔路黑猪基础母猪120头左右,家系6条以上
去年7月,宁波瑞农牧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了岔路黑猪保种育种战略协议,研究所为岔路黑猪地方品种保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每年可多提供种猪750头,预计增加产值300万元、利润约为188万元
岔路黑猪省级原种场除生猪的生产经营外,还致力打造生态庄园,展示岔路黑猪从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结合农业种植、观光旅游、合作社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这便是品牌的作用,发挥品牌效益,同时推动黑猪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部分文案来源: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更多知产资讯扫码关注公众号
龙华知识产权
专心服务 专注知产 专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