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你今天刷脸了吗 滥用人脸识别已明确属于侵权

阅读:521 2021-08-06 10:44:37 来源:龙华知识产权公众号

刷脸支付、刷脸坐车、刷脸进门……如今,人脸识别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不少商场、售楼部,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部署了人脸识别摄像头,窃取了顾客们的人脸信息。一些小区为了方便管理,也强制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的广泛性,让不少市民产生担忧:我们的人脸信息,还安全吗?

 

 

而有关于此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在某大型超市办理会员时,除了被要求上传身份证外,还被要求在其用于结账的APP上上传照片;某男子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还有报道称有不法分子利用人脸信息进行倒卖。平时我们进行人脸识别的时候会做很多验证动作,比如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等,这些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用于借贷、套现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我觉得这个人脸识别虽然方便,但感觉很不安全。不法分子可以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进而盗取受害者的信用卡和其他债务,或者以受害者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甚至用受害者的身份建立犯罪记录。”

 

针对老百姓对于人脸识别应用的种种质疑,最高法出手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 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人脸识别进行规范。其中明确,宾馆、商场、银行等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均属侵权!规定于八月正式开启实施

 

 

 1、向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亮剑

据相关人员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万多名受访者中,94.07%的受访者用过人脸识别技术,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万明指出,现实中,一些经营者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多发。比如,有些知名门店使用“无感式”人脸识别技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有的卖家在社交平台和网站公开售卖人脸识别视频、买卖人脸信息等。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和隐私权、名誉权被侵害等问题也多有发生

 

《规定》不仅明确了滥用人脸识别的侵权行为,还针对部分商家采用一次概括授权、与其他授权捆绑、“不同意就不提供服务”等不合理手段处理自然人人脸信息的,《规定》第2条和第4条明确,处理自然人的人脸信息,必须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单独同意;对于违反单独同意,或者强迫、变相强迫自然人同意处理其人脸信息的,构成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

 

此次《规定》的出台可谓大快人心

 

而为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规定》第5条明确了使用人脸识别的免责情形,包括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而处理人脸信息的;为维护公共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人脸信息的等

 

 2、特别保护未成年人人脸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被采集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由于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加之对新生事物较为好奇,其人脸信息被采集的概率相对较大。”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锋说

 

郭锋介绍,《规定》从司法审判层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保护。按照告知同意原则,第2条第3项规定,信息处理者处理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必须征得其监护人的单独同意

 

责任认定角度方面,《规定》明确将“受害人是否未成年人”作为责任认定特殊考量因素,对于违法处理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在责任承担时依法予以从重从严,确保未成年人人脸信息依法得到特别保护

 

 3、“刷脸”应征得使用人同意

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很多小区引入人脸识别系统,用“刷脸”代替“刷卡”

 

有人认为,将人脸识别作为住户身份验证方式,可以更精准识别出入小区人员,让小区管理更安全、更高效。也有人担忧,人脸信息一旦泄露,可能给个人隐私造成损害

 

“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小区物业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必须依法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郭锋指出,实践中,部分小区物业强制要求居民录入人脸信息,并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这种行为违反“告知同意”原则。根据《规定》第10条第1款,小区物业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录入人脸信息时,应当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对于不同意的,小区物业应当提供替代性验证方式,不得侵害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人格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技术发展潮流浩浩荡荡

但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

也得有边界

人脸识别技术是把“双刃剑”

用在正途能让违法分子无处遁形

但若滥用也会成为坏人的帮凶

必须完善并落实好相关法律

让技术真正惠及大众

 

 

 

知产资讯扫码解锁

龙华知识产权

专心服务 专注知产 专业保障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