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近日,知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获赔70余万元一案引发关注。
据了解,中国知网未经赵德馨本人同意,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他自2013年开始上诉维权,案件全部胜诉,获得赔偿的70余万元将用于出版著作。
“我个人维权是次要的,希望能保护知识产权和知识分子创新的积极性。”
案件经过
今年89岁的赵德馨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著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等多部著作,2018年获评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据赵德馨回忆,2006年,他编纂了一本《中国经济史词典》,当时中国知网与其签订了相关协议,如果有人下载该著作,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人支付报酬,但他从未收到过相应报酬。搜索发现,中国知网上有多篇他的文章,自己下载也需要付费,而中国知网上传其文章前也没有征得他的同意。
“2013年,在北京一位律师的帮助下,我开始上诉进行维权。”赵德馨说,维权8年,他有160多篇文章的侵权纠纷胜诉,赔偿所得有70多万元。据当地媒体报道,赵德馨的学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苏少之也以同样的方式维权并胜诉。
谈及维权初衷,赵德馨说,“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创新。”他表示,自己已经退休了,日常花销并不多,目前仍有几本著作在修订,希望用这些赔偿所得去买书或出版著作。
“维权既是保护我自己的权益,也想推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赵德馨认为,中国知网应该是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而非知识垄断平台。他也很感谢中国知网的传播,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著作,但还是希望该平台能尊重著作人的作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维权成功后,中国知网已经将擅自收录的文章删除。在中国知网检索作者“赵德馨”,未发现有相关论文。赵德馨表示,在维权后,中国知网已经将擅自收录的文章删除。
网友看法
针对此事,各路网友也是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多为对中国知网的不满与指责
律师观点
未经作者同意,中国知网提供络阅览及下载服务是否构成侵权?
行业某知名律师表示,《中华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未经著作权许可,通过信息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因此,若未征得著作人赵德馨的同意,中国知网擅自收录文章并提供网络阅览及下载服务,涉及侵犯知识产权。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因此,对于此类事件,应当研究平台侵权的成因,以及整个知识服务行业的版权合规性,各链条主体如期刊、高校科研机构等自身定位的合法性和行为合规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关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广大权利人的诉讼维权行动,同时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知产资讯扫码解锁
龙华知识产权
专心服务 专注知产 专业保障